2013年11月5日星期二

超人與魔童-李志鵬

創業致富並非易事,但有些人較為幸運,成功來得比人容易,而且所得的財富又可敵國,不少人視他們為偶像,冠以「超人」或「魔童」之名。這些名稱確是使人陶醉,聽得多了,漸漸會以為自己真是超人,或者懂得魔法,曾有人誇口地說:「我未曾輸過。」好一句豪言壯語,人真是可以不敗嗎?

綜觀古今中外歷史,多少叱吒風雲的英雄豪傑,到頭來也難免一敗。凱撒為羅馬南征北討,所向披靡,結果被刺於元老院的階前。拿破倫稱霸歐洲,屢出奇兵制勝,但最終敗於滑鐵盧。秦始皇一統天下,以為秦朝可以千秋萬世,豈料只得十五年光景。乾隆自誇「十全武功」,卻敗於揮霍無度,留個爛攤子給子孫。也許你會說,這些人物都是俱往矣,不如看今朝吧!

看近日的新聞,又見歷史的重演。這邊廂「超人」要撤資,那邊廂「魔童」遇上他的「滑鐵盧」,試問昔日的風采不在,誰會視為偶像呢?個人如此,企業又如何?最近諾基亞被微軟以七十二億美元收購,幾年前它的市值高達二千億美元,但錯失了發展智能手機的黃金機會,千億市值就此灰飛煙滅。微軟這次收購是為了自保,當年它乘個人電腦的興起而奪了IBM 的龍頭地位,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一出,一哥的地位頓時被蘋果電腦取代。

由此可見,成敗興衰是必然,但也帶來了矛盾,有人會覺得既然難免一敗,就產生退卻的心理,因為恐怕失敗,所以不敢積極面對人生,這樣消極的想法,如何應付才對呢?遇到困難時,我會求助於聖言,現在讓我們重溫以下的比喻,看看有什麼啟示。

耶穌說:「有一個富人,他的田地出產豐富。他心裡想道:我可怎麼辦呢?因為我已經沒有地方收藏我的物產。他遂說:我要這樣做:我要拆毀我的倉房,另建更大的,好在那裡藏一切穀類及財物。以後,我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存有大量的財物,足夠多年之用,你休息罷!吃喝宴樂罷!天主卻給他說:胡塗人哪!今夜就要索回你的靈魂,你所備置的,將歸誰呢?那為自己厚積財產而不在天主前致富的,也是如此。」(路 12:16-21)
在這裡,耶穌勸喻我們不要貪戀世間的財物,這與成敗興衰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生活在崇尚物質的社會裡,金錢和虛榮往往就是一切,剛才談及的偶像,包括「超人」、「魔童」和名牌等,都代表我們對物質主義的膜拜,所以難免一敗。物質是屬於這個世界,凡存在這個世界的,都受制於時間,凡受制於時間的,終於有一日會消逝,不可以永恆。如果我們要不敗,就不應沈迷於會消逝的東西,而應該追求在永恆中有價值的,例如真福八端所說:「神貧、哀慟、溫良、飢渴慕義、憐憫、心裡潔淨、締造和平、為義而受迫害」(瑪.5:3-10)

這樣的說法,不是更加矛盾嗎?我們活在這個世界裡,要依靠物質來維持生命,怎教我們不去追求物質呢?我們要明白,所有物質的產權是屬於造物者,因為全部都是祂所創造的,我們只是受託去管理,我們可以暫時擁有這些資源,而且加以善用,但不能吞佔其產權,如果我們幸運的話,擁有多了,應該用方法與他人分享,這才不負產權人所託。俗語有云:「獨食難肥」。從上述的例子中,可以見到不少失敗是由獨食而起,企圖獨霸天下或獨霸市場的,有誰能永恆呢?如果能夠與人分享,相信離不敗不遠了!

2013年8月17日星期六

今夕是何年-李志鵬

近日的新聞,文革味甚濃,連場文攻武衞,拼得虛實難分,幕後有人扇風點火,製造事端,激發風起雲湧,有山雨欲來之勢。

夏日炎炎,當大家在享受最好眠的時候,晴空突然來個霹靂,有「梁粉」炮轟財政司司長,扣他「大罪人」的帽子,發炮的人似乎忘記了誰是司長的上司,在問責制下,如果下屬是大罪人,上司應否有責任?難道是上下不和?出言之重似另有目的,會不會是「海瑞罷官」的翻版,或是作圍魏救趙?囤地風波未幾曝光,局長大人在議員質詢下顯得詞窮,民望跌至新低,支持率淨值呈有紀錄以來最大的負數,可惜他仍然厚顔賴著不走。

與此同時,「佔領中環」的辯論進行得如火如荼,正反兩方勢如水火,支持的說是用和平理性的手法去爭取真正的普選,反對的說是目無法紀,加上「幫港出聲」的吶喊,爭論肯定會更趨激烈。另一方面,發生了女老師旺角鬧市「爆粗」事件,雖然她隨即為自己的行為向學校師生致歉,而且得到校方接納,但仍然成為批鬥對象,先有退休前休假的警司在鬧市站台講話,繼有組織對女老師作排山倒海的圍攻,官方亦啟動了宣傳機器,由特首親自出馬,要教育局提交報告,而且說「不能姑息任何阻撓警方執法的違法行為」,明顯地這是項莊舞劍,意在反「佔中」。連番動作,使人眼花撩亂,我們小市民只得看到目瞪口呆,無奈嘆一句「今夕是何年」。

感嘆之餘,幸好暫時還有言論自由,可以說長道短,分享不同的意見。現時最令人擔心的是「熱廚房」在攪什麼?廚房內外的溫度不斷攀升,先後有兩位行會成員和兩位政治助理辭職,第一位發展局局長已經判刑,第二位又負面新聞纏身,成為治港班子的負資產,加上連串政策都遇阻力,所謂「依法施政」實在是舉步維艱,經常把這個口號掛在嘴邊也沒有什麼作用,只不過反映「夜行人吹口哨」的心態,以聲壯膽來掩飾內心的虛怯。

物先腐而後蟲生,今天的亂局也不例外,只看特首當選的票數,就見到制度的腐敗和荒謬,只得六百八十九張票,怎可以說成是代表香港七百萬人呢?為什麼只得一千二百人有資格選特首?而且大部份不是我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他們只代表社會上少數的既得利益者,不少地產商和大企業的老闆及其代理人都是選委,他們只會為自己集團的利益著想,誰會為七百萬人的福祉說話呢?以諷刺極權政治見稱的小說「動物農莊」說得一針見血:「人人平等,但有些人更加平等」,這正是今日香港的寫照,問題焦點的所在,小圈子選舉已實行十六年了,我們見不到明天會更好,只見社會上的矛盾日趨加劇,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梁班子之能夠久而殘存是靠阿爺撐腰,但在支持率淨值繼續徘徊於負數的時候,還可以用什麼撐下去呢?從上述新聞中,我們清楚見到,有人利用社會上的矛盾,煽動不安來撐下去,不安是會產生恐慌,而從恐慌中會有人攪權力集中,歷史上,許多奪權者或恐怕失去權力的人都會利用這個手法,經典的例子是納粹火燒國會大樓而以這個藉口來排除異己,如果香港有這樣的一天,我們的自由就完蛋了,所以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那麼,我們怎樣處理目前的局勢呢?教宗近日探訪巴西時,這樣對青年人說:「我請你們當改革的行動者,試著戰勝漠不關心,對世界各地不同地區發生的社會與政治關切,提供基督徒的回應。」 言重心長,大家可以考慮一下如何作基督徒的回應,關心我們的社會,保衛我們的自由。

2013年8月7日星期三

2013-15年度關社組幹事

2013-2015年度關社組幹事,經投票後,得到結果如下︰

組長︰伍麗英
秘書︰許珮瑜
財政︰柯駿華
聯絡︰勞麗芳、陳國恒
神修︰李志鵬、郭基發

願主降福以上各幹事,讓他們能按祢的旨意服務人群去~~

2013年5月21日星期二

打工皇帝的祕笈 - 李志鵬

成為打工皇帝是不少人的夢想,當年也曾作過這樣的夢。夢醒後,還以為打工皇帝一定是位才德之輩,否則怎能帶領眾多員工,位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呢?近日,發生了貨櫃碼頭的工潮,看到某打工皇帝的真面目,禁不住疑問,他有何德何能,可以年賺過億元呢?相信值得討論一下。

根據管理學的理論,經理的職責是解決問題,越是高級的,薪酬就越多,因為要應付的問題更複雜,決策所影響的範圍更廣。形容經理的功力有一金句:「好的經理為明天而工作,差的經理為昨天而工作。」意思是能幹的經理懂得未雨綢繆,為明天會發生的問題作好準備,萬一出現時就能及時解決;但能力差的經理就沒有才幹這樣做,遇到問題時才臨渴掘井,所以不得不為昨天留下的問題而煩惱。

從上述的角度來看,該打工皇帝是位極差的經理。貨櫃碼頭工人所提出的問題,例如工資微薄,工時不合理,一更可達二十四小時,工作環境惡劣,如廁和吃飯欠缺妥善安排等,都是多年累積的問題,長期沒有人把問題解決,或者有人刻意不把問題解決,所以引致工潮的爆發。在職責上,貨櫃碼頭的主管是直接負責解決問題的人,但打工皇帝身為控股公司的董事總經理,縱容下屬沒有做好經理的本份,其責任是難辭其咎。

最令人切齒的是他們的危機處理手法,事前已經沒有未雨綢繆,事後又沒有勇氣正視問題,不敢與工人直接對話,反而將責任推卸給外判商,說什麼都與他們無關,還說自己是受害者。更荒謬的是貨櫃碼頭的主管竟是其中一間外判商的董事,不論解釋如何,也難證明他清白,如果不是用來剝削工人,究竟是為了什麼?

以上的管理手法是九流,竟然可以賺取一流的薪酬,箇中原因是什麼呢?當他們厚著面皮把責任推卸給別人的時候,使我想起「鋸箭法」的故事,話說有一個人中了箭,去看一個外科醫生,他只把箭桿鋸了就算,那人問醫生為什麼不把箭頭拔出來,醫生答說那是內科的問題,他只是負責外科的。這個故事看似滑稽,但在現實裏,這位醫生有不少追隨者,只看打工皇帝及其下屬,不是仿傚他的顛倒黑白、巧言推搪的技倆嗎?

「鋸箭法」的故事是來自《厚黑學》,提起這書,我恍然大悟,原來打工皇帝的祕笈是厚黑學。何謂厚黑學呢?心地黑面皮厚是也。從近日的工潮中,可以看到打工皇帝心地之黑,工人們的待遇是這樣的不合理,甚至是不人道,他居然視若無睹,毫無惻隱之心,還譏諷地說如今還有人被迫做二十四小時,言下之意是指他們貪錢,是活該的。他還責罵他人醜化他的老闆,其實他們操控著香港三分二的貨櫃碼頭,外判商不得不仰其鼻息,如果可以瓦解了工人的罷工,最大的受益者是貨櫃碼頭公司。為了利益,可以如此厚顏無恥,大話連篇,不是厚黑學又是什麼呢?

《厚黑學》是李宗吾先生所著,初出版於1917年,當時政局混亂,人心不古,作者以嘲諷手法,反映人性黑暗自私的一面,他觀察到歷史上有不少人物,都是厚黑學的高手,例如曹操,以心黑見稱,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成為厚黑學的經典。豈料一百年後的今天,雖說社會進步和諧了,但人心依然不古,無論是政界或商界,以厚黑學為祕笈的人比比皆是。作者認為厚黑學可分三個境界:1)厚如城牆、黑如煤炭;2)厚而硬、黑而亮;3)厚而無形、黑而無色。我看打工皇帝的厚黑技倆不及他的老闆,頂多是「厚如城牆、黑如媒炭」,而他的老闆則達到「厚而無形、黑而無色」的境界,否則怎樣成為他的老闆呢?

由此可見,如果想成為打工皇帝,不是靠高超的管理手法,而是靠心黑面皮厚,境界越高者就會越成功。如果閣下做不出這樣的話,恭喜你了,證明了你還有良知,可以坦蕩蕩,不用長戚戚,憂心尊容被畫成魔鬼一樣。

2013年5月20日星期一

探訪上水聖若瑟安老院

五月十九日(主日),關社組邀請聖家學校義工隊和鴨脷洲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花式跳繩隊袂聯探訪上水聖若瑟安老院。該義工隊早已排練多時,作好準備為院友作表演,好讓長者們在母親節期間歡渡了一個極視聽之娛的主日。

首先,由花式跳繩隊成員先作動感表演,長者們也看得手舞足蹈,好像也想參與其中。接着,便是「估歌仔」遊戲,長者們聽到當年的「老歌」調子,《女殺手》、《青青河邊草》、《香夭》……隨即便猜對,真難不到他們呢!此外,還有義工隊的自創話劇,他們的用心演出,贏取不少掌聲。

義工隊可説是臥虎藏龍,多才多藝,當中更有社交舞表演,看到學生們優美的舞姿,院友中原來也有高手,即場還與導師大跳牛仔舞,他們精彩的演出,歡呼喝采聲不絕,並希望日後也能再作探訪和表演。最後,義工隊同學與長者們閒話家常,就在這温馨愉快的氣氛下,結束是次的探訪活動。

2013年4月20日星期六

讀<厄法達•開了吧>有感 -李志鵬

<厄法達•開了吧>是廖雅倫神父寫的一篇文章,原文刊登在三月三日的公教報「牧者之歌」,我是在聖德肋撒堂的三月堂區通訊看到的。文章談及「低頭族」的現象,我對廖神父所言的大有同感,十分欣賞,同時也觸發了我在有關問題上的一些看法,且與大家分享。

在文章中,廖神父敘述在一次乘巴士的時候,遇到一對年青夫婦,在整段約三十分鐘的車程中,兩人只顧對著電話手機發短訊和玩遊戲,完全沒有理會身邊年約三歲的兒子,雖然他不斷地叫嚷著爸媽,但為人父母者彷如聾啞一樣,對兒子的叫嚷毫無感覺,一點兒也沒有理會他。今天的社會,「低頭族」比比皆是,大家忙於照顧手中的手機而忽視了身邊的人。有鑒於此,廖神父建議我們從四旬期起盡量減少使用手機作為克己,將騰了出來的時間和空間,透過真實的語言與家人、與朋友、更與天主交談。更重要的,他提醒我們需要耶穌的幫助,打開我們的耳朵,它由於我們太過集中手機玩意而聽不到身邊人的呼喚,正如福音記載耶穌治好一位又聾又啞的人,祂把手指放進聾啞人的耳朵裡,並用唾沫,抹他的舌頭,然後望天歎息,向他說:「厄法達」就是說:「開了吧!」(谷7:33-34)

現代科技帶給我們不少方便,但能否可以使我們的生活美好呢?對於上述那位小朋友而言,現代科技帶來的不是美好的回憶,而是被人遺棄的感覺,他的父母沉迷玩手機而疏於照顧他,使他失去安全感,留下不愉快的經歷;從這個角度來看,現代科技並不一定帶來美好。也許你會說這是個別事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不少科幻小說和電影對現代科技也有悲觀的看法,預測人類會淪為電腦或機器人的奴隸,當大多數人都在歌頌現代科技的時候,這些看法是否有點兒荒謬呢?

我覺得一點也不荒謬,其中頗有道理,如此看法使我聯想到<道德經>的一句:「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事實上,往往在大家沉醉於福樂的時候,禍患就在不知不覺間形成。預測人類受制於電腦或機器人的理由,是人類過於依賴它們,這些機器的「智慧」是來自人類,但漸漸人類變得只信賴這些機器的「智慧 」而忘記了自己的智慧,到那天,人類就會成為機器的奴隸了,這正是禍福倚伏的例子。今天的智能手機,雖然體積輕巧,但透過通訊網絡和互聯網的聯繫,其實是一座極有「智慧」的電腦,面對這樣的電腦,如果我們人人都沉迷玩手機而成為聾啞的一樣,我相信我們成為奴隸的日子不遠了;在喪失了我們的感官(senses)功能後,隨之而喪失的是我們的常識(common sense),沒有常識,何來智慧呢?沒有智慧,我們怎不成為奴隸呢?

有學者稱沉迷打機和上網為「電子癮」(electronic addiction) ,如此嚴重的形容,相信是其禍害可以與其他癮所引起的禍害相提並論,近日連續發生殺害父母的慘劇,就是與打機和上網有莫大的關連,從這個角度來看,稱沉迷打機和上網為癮是十分貼切。人類視自己為萬物之靈,但為什麼會患上癮而喪失其智慧,作出不智的行為呢?我相信主要是由於我們意志的薄弱,經不起引誘的考驗,尤其是金錢和物質的引誘。

因此,廖神父建議我們克己,因為克己可以幫助培育我們的意志。如果我們不能作獨立思考,而只能對一些訊息作條件反射,例如我們在玩遊戲機時所作的動作,那麼,我們只會聽命機器的指令,久而久之,就會成為機器的奴隸;如果我們不想作機器的奴隸,就要堅強我們的意志,作其主人,因為它們只不過是我們製造出來的東西吧了。

但很奇怪,人類不斷地製造一些東西來,而甘願受其控制,古時是各類的偶像,不論是木製的、石製的、金銀的、動物形狀的、或天然現象的,現代也有偶像,它使我們患上了種種形式的病,這些病可以統稱為癮,例如名牌癮、酒癮、煙癮、藥癮、賭癮、及最近的電子癮。為了治好這些病,我們不妨學習一下智慧篇的智慧:「崇拜虛無的偶像,實是萬惡的起源、由來和結局。這些人行樂發狂,預言虛妄,生活邪辟,妄發虛誓,因為他們信賴無生命的偶像,自以為妄發虛誓,不會受罰。」(智 14:27-29)

2013年3月20日星期三

消費、消費、又消費 - 李志鵬

生活在商業化的都市裡,消費文化無處不在,擺脫它的影響真不容易。商人們一年到晚都有藉口來刺激人們消費,每年踏入十一月,我們就要面對著他們飽和的宣傳攻勢,首先是為了聖誕新年的檔期,接著而來的是農曆新年,隨後有西方的情人節,之後又有中式的元宵佳節,還有,在這個消費風暴的前夕,又有那個不知所謂嚇得人要命的「哈囉喂」。總言之,推廣的藉口一浪接一浪,無論你身在何方,都不能跳出消費宣傳的五指山,在家中看電視、看報紙、在街上、乘地鐡、搭巴士、或在商場裏,都會接收到種種不同的音影訊息,誘導我們消費、消費又消費。

面對著這些訊息的刺激,加上信用卡的泛濫,我們很難抗拒誘惑,
許多時在沒想清楚下,不知不覺間就墮入消費的陷阱裡。也許你會問,消費有什麼不妥呢?為什麼要用「陷阱」來形容?政府官員和經濟學者不是經常提醒我們要為了刺激經濟增長而消費嗎?消費後不是感到快樂?感到快樂又有什麼問題呢?

消費本身是沒有問題,我們生活在物質的世界裡,
是需要物質才能生存,但是,我們是否過度依賴物質呢?我們的消費是否做成浪費?試想一想,我們飲宴後,桌上還餘下多少珍貴的食物?我們吃自助餐時,有多少食物是為了貪吃而吃或者是拿了而不吃?再者,我們有多少衣服用品只是為了購買而購買,到頭來又棄而不用呢?有些人説,這是我付得起的,與你何關?但是他們是否明白,無節制的消費是浪費資源,對整個環境生態有長遠的影響,賜予我們萬物的造物主,是希望我們分享大地的資源,不會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情況。可惜在這世上,這種情況仍然是比比皆是。

也許你會說:「我只是一個普通中產,只知飲茶看電視,
對什麼天地萬物環境生態等複雜問題不感興趣。」但是否有想過,過度的消費會使人成為卡數的奴隸,如果整個社會都患上「先洗未來錢,洗腳唔抹腳」這個症候,就會爆發現時歐美的金融危機。更重要的,醉於消費文化會影響我們與人的關係,尤其是與親人的關係。且看下列的對話,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
「你都唔愛我,你都唔買呢件玩具給我。」
「你都唔愛我,你都唔買呢個名牌手袋給我。
「你都唔愛我,你都唔同我去歐洲 shopping。」

視一件玩具、一個名牌手袋、或去歐洲購物去等同愛,為什麼呢?
愛不是關懷和照顧嗎?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用一個有價錢的東西去等同一份無價的愛?佛洛姆(Eric Fromm)認為導致愛的瓦解是資本主義,它的興起使我們用市場價值去衡量一切,在<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的第三章中,他這樣說:「任何客觀的觀察者,都可看出愛的現象在西方生活中是相當罕有,兄弟的愛、母愛和情愛,已被各式各樣的假愛所取代。」他解釋「資本主義社會︰是以市場為一切經濟的標準,隨之成為各種社會關係的標準。」結果如何呢?他認為「結果現代人同自己,同其他人,同自然疏遠了。他變成一個貨品,以自己的生命當作投資,在現有的市場條件下賺取最大的利益。」

由此可見,我們要明白我們社會的商業本質和消費文化的影響。
我不是說要改變資本主義社會,我想強調的我們要清楚明白我們面對的衝擊,而作明智的選擇,千萬不何作羊牯,任由營商的擺佈,成為消費文化的奴隸,當我們視消費比什麼都重要的時候,我們與別人的關係就開始疏離,親情變為冷漠,因為巿場價值主宰我們的一切。

2013年1月15日星期二

應否有標準工時? 李志鵬

應否有標準工時? 李志鵬


聖誕期間,與朋友聚會時聽到一個故事,感到無奈之餘,更覺立法落實標準工時的重要。

故事是關於一間學校,原先已制定有僱傭守則,包括標準工時、超時工作、病假、年假和薪酬制度等範圍。最近來了一位新校長,他不同意以假補償超時工作,說這措施是過於仁慈,一聲令下,就取消了給予校工和校務處職員的超時工作補償。但事實上,學校有許多活動需要他們超過工作,但為了生計,大家只得敢怒而不敢言。

公義何在呢?非牟利的學校尚且如此,何況是以利潤掛帥的商業機構?上述的個案凸顯法治與人治的分野,反映問題焦點的所在,如果沒有法律的保障,受薪階層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而且沒有能力說不。不少當管理的始終離不開舊日作主子的心態,視受薪階層為「賣身階層」,以為可以擁有他們全部的時間,隨時令他們賣命。

根據政府首份《標準工時政策研究報告》,本港全職僱員平均每周工時為49小時,281萬名打工仔中,有32萬人是無償加班;六大長工時行業中,飲食、安老院舍及物業管理及保安每周工時長逾60小時,涉69萬名僱員。一旦推行無豁免的標準工時制,僱主每年額外薪酬開支最高可達552億元。

552億確實是一個龐大數字,怪不得七大商會早於報告發表前,急不及待致函勞工及福利局表明反對立法標準工時,理由不外乎立法會影響香港的競爭力,損害自由市場,破壞營商環境等。請問反對立法的人仕,你們是否明白552億所代表的是什麼?認為是額外而不應該付出的嗎?但你們是否有想過這是別人的血汗?除了正常的工作時間外,他們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包括與家人團聚的時間,白白為你們工作,所得的利益則全歸你們,這是公平嗎?

最近,美國傳統基金會連續十九年評香港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同時建議政府減少開支和切勿干預投資市場,包括立法設立標準工時,又提醒本港法治在首五位地區中排名最低,恐影響今年的經濟自由地位。這些建議只是基於傳統經濟學派的理論,它認為市場運作因有「無形之手」而得以完善。但有經濟學者不同意這個說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認為「無形之手」是不存在,很多時市場是無效率地運作,所以政府要在適當時作干預,以保發展的平衡;他指出經濟增長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指標,評估一個地區人口的生活質量,要包括不同的指標,例如健康、教育、環境、就業、物質生活條件、人際關係及政治參與情况,而且,還應當詳估其分配的公平程度。

我們在分配上公平嗎?從貧富懸殊的問題可見一斑,反映這個問題的堅尼系數現高企於0.537,相比鄰近地區新加坡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成員國,香港的貧富差距最為嚴重。另一方面,根據美國福布斯的公佈,本港有38位富豪達到「百億富豪」之列,在五十大榜上的富豪,近三分二是靠房地產的投資而累積了大量財富。香港只是一個彈丸之地,為什麼有這樣多人可以富可敵國?難道我們的經濟模式真是這樣的完美,或是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制度向這些人傾斜,使他們有特別的優勢。

由此可見,我們要檢討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否對大多數人有利?是否一定要犧牲受薪階層的健康和家庭關係來保漂亮的經濟數據?我們的發展模式究竟在什麼地方出錯?誰是目前體制的最大的得益者?超時工作者究竟為誰而忙?誰是犧牲者?誰是得益者?在這體制下,我們究竟活得幸福嗎?世界上已有100個國家制定了標準工時,大部分是經濟先進的地方,為什麼我們香港人不能效法呢?

2013年1月9日星期三

微碳行動

「微碳行動」開幕典禮及「微碳生活研討會1」

日期: 2013年1月20日(星期日)
時間: 下午2時至3時45分
地點: 香港九龍九龍灣常悅道「零碳天地」多功能會堂
介紹: 「微碳行動」開幕典禮將發放此為期一年的行動詳情和個人參與的方法。在緊接的「微碳生活研討會1」上,殿堂級簡樸生活者區紀復先生和另外多位微碳達人將與你分享低碳生活秘訣和樂趣。
詳情︰http://www.microcarbon.org.hk/index.html?page=event&l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