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

唔幫襯地產商的聖誕

~~~ 來自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 的信息 ~~~

前言

「他伸出了手臂施展大能,驅散那心高氣傲的人。他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他曾使饑餓者飽饗美物,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路一51-53)


每逢聖誕節,又是大家送禮慶賀的日子。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每花的一分一毫,都可以好有意義,特別在貧富懸殊嚴重,地產財團壟斷的香港。若我們想弱勢社群獲取有尊嚴的工資,勞動者不再被視為生產工具,持續發展不再被看成天方夜譚,我們每一個消費的決定都可以為地產財團造成社會壓力。

耶穌基督在世短短33年,一直與貧窮和弱小者在一起,面對當權者和既得利益者,毫不猶豫地作出指責,動搖既有的權力不均結構,這正是祂給卑微貧困的人帶來的喜訊。今日,當我們面對「地產霸權」的問題,我們能否也像耶穌基督一樣,站在弱小者的一邊?

因此,我們發起了「唔幫襯地產商的聖誕」行動,呼籲大家在聖誕節不到大商場的連鎖商戶,不在大地產旗下的商舖買聖誕禮物,發掘香港不同角落的小商店、合作社和售賣良心產品的網絡,選購更有心思的禮物,讓收禮物的人由衷喜悅﹗

這裡列出了33份「唔幫襯大地產商」的聖誕禮物,就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33年堅持公義的精神,就讓我們與身邊朋友一同分享這個踢走「地產霸權」的聖誕﹗

用良心消費改變「地產霸權」這經濟結構模式
「經濟霸權有漸漸代替自由競爭的趨勢,但這種經濟霸權卻不成為指導原則的任務:因為這是一種壓迫人的暴力;……它不能自己制裁自己,管束自己。我們必須要找尋一些更崇高的原則來嚴厲的毫不妥協的制裁這個霸權,而這最高原則,便是社會正義和慈善精神。」
(教宗庇護十一世《四十週年》通諭88)

「購買常是一個倫理行為,而不僅是經濟行為。因此,在企業的社會責任外,也有具體的消費者社會責任。消費者應不斷受到教育:在他們每日扮演消費者的角色時,既可以遵守道德原則;也不需犧牲採購行為的經濟邏輯。」(教宗本篤十六世《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66)

「譴責罪惡和不正義也是在社會中傳福音的使命之一,這是教會先知角色的一面。」(教宗真福若望保祿二世《社會事務關懷》通諭41)

1. 購買問題化
良心消費運動的重點之一就是把某些購買行為問題化(Problematization of Consumption),令大眾覺醒某些產品或服務背後存在基本社會倫理不容許的問題,鼓勵公眾透過減少或終止購買,從而參與改變社會中不公平不公義的事情。
這是一個由下而上的日常生活革命,令大眾思考,若市民繼續幫襯地產商旗下的生意,或大商場中的大財團企業,就會助長和滋養地產霸權這個不公義的經濟制度。如同跨國運動鞋品牌、智能手機或快餐店,在良心消費罷買的公民力量下,必須要作出改變去回應公眾,當有足夠的普通市民參與「唔幫襯地產商」的心消費行動,地產商也必須改變,去消解來自公民社會的壓力。

2. 動員沒有被動員的公民力量
良心消費運動能夠動員平日沒有被傳統社會運動動員的市民,看到了自己可以參與改變社會的切入點,發現原來關心社會,反抗不公平不公義也有其他適合自己的進路,成為參與社會改造的一份子。當他們透過良心消費運動入了場之後,將對社會經濟正義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進而讓信仰在生活的每一部份中實踐。

3. 重建言行一致的整全政治和道德力量
良心消費運動回應了公眾對言行一致的強大訴求。公眾已經厭倦了社會中言行不一致的惡習,不想再見到公職人員家中有僭建物的新聞,亦不想看到上街反地產霸權的人,住在大地產商的屋苑,幫襯他們旗下的店舖和服務。良心消費運動,就是要重建這種整全的政治和道德力量,令我們成為言行一致的公民。
沒有深厚文學傳統和知識沉澱的支持下,香港的政治表述普遍蒼白無力,只能用大嗓門去充撐場面。亦因此,單單言說已不能感召公眾投身參與社會改造。這時代,或許言行一致的踐行者,才能感召更多公民力量起動,一起反抗霸權,建設更美好的社會。良心消費運動會是重建整全政治和道德力量的不錯起步點。

內容
1. 讓教友認識教會社會訓導中有關經濟正義的訊息,及教友作為消費者的社會責任;
2. 呼籲教友及公眾於將臨期及聖誕節期間,選擇購買小店、合作社、公平貿易等禮品,我們亦會提供33份來自這些網絡的禮物,供消費者選擇;33件貨品包括:區區肥皂、綠慧公社(環保清潔用品)、Animal Asia (關心內地黑熊聖誕卡)、Hidden Woman (南亞婦女親手做頸巾)、綠寶坊(工友製作潤唇膏)、公平點(公平貿易產品)、環保觸覺(臭丸)等
3. 鼓勵參與者將心得和反省,在活動facebook上留言。

合辦機構: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良心消費聯盟


沒有留言: